『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在火器营士卒们挖灶做饭的时候第四哨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他们在水贼地道里挖出了大量的真金白银和粮食,大家的晚餐很可能会每个人都能够多吃上一口肉片,多往怀里塞上两个馍馍。
这个消息比任何振奋人心的演讲都要有力,伙食暂时不愁的消息也让大家的信念开始变得坚定起来,只要跟着千总大人继续打仗,一天三顿干饭似乎也不是那么的恍惚若梦了,甚至还能够吃上肉。
这是什么概念?这他娘的就是翻身做少爷了啊!
自从清军作乱辽东,西北匪贼一波又一波的造反之后,除了那些富贵流油的财主老爷们之外谁还一天吃的上三顿饭!?
至于吃上肉喝上酒,那更是类似于白日梦的事情了,想想就好。
士兵们为了晚上的肉和饼子馒头发出来一阵欢呼之后,第四哨哨正赵敦诚将杨衍拉到了一旁,神秘的从怀中掏出来一把大小不均的白色晶状粉末。
杨衍眉头一挑,心道这年头就有这玩意?
随即杨衍自嘲的咧了咧嘴,那玩意都是化学工业出现之后的事了,这大明朝哪来的这种科技时代的产物,撑死了也就是沿海海盗那能搞出来一点黑乎乎的万寿膏。
“这是盐?”
杨衍认出了面前的这些玩意究竟是什么。
是盐,人体必不可缺的白色黄金,没错,必不可缺的。
人类可以没有黄金,但是不能没有盐。
“从哪发现的,有多少!”
杨衍立即认出了这些东西的重要性,赶忙问道。
赵敦诚连忙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小声的道:“千总小声,这东西暴利无比,而且凡是活人便不可或缺,万不可与别人知道。”
“有多少?”杨衍再次问道。
他已然认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这个江上蛟的背后,或许还有点其他意思。
赵顿成伸出右手,将手掌摊开,蜷缩起了小、无、中三指,将手掌变成了类似于后世手枪的形状。
“八十袋?”杨衍舔了舔嘴唇道,心跳已经有些加速。
至少自己的大军一年内不用担心吃盐问题了。
赵敦诚嘴角冷冷翘起,故作神秘道:“足有八百之数。”
“八百!”杨衍瞪大了眼睛,心跳猛然加速,彼时明末一百斤盐价格在八钱到一两银子左右徘徊,虽然不算多贵,但胜在不可或缺,细水长流,永远不愁卖。
而八百麻袋盐且按一百斤算那便是七百多两银子,勉强凑够士卒们的饭钱,而且在这乱世价格只会再升,极少下降,若是自己能够接手江上蛟的盐路,那么自己养兵便暂时不再需要担心黄得功部败亡之后短期之内火器营的开销问题,并且如果能够完全取代江上蛟先前的地位,那么以后日进斗金也不是不可能的。
换个方面来说,靠卖盐养兵,总比耕战来的要强,可以尽全力的让火器营士卒保持脱产训练,这点事十分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军队在战场上的实际发挥。
“其他缴获呢?”杨衍揉了揉下巴问道。
“大米小麦大豆黑豆等粮食加起来有几千麻袋,咸鱼干和肉干也有几百斤的样子,够我们火器营几个月的消耗了。”
赵敦诚兴奋的道,他在黄帅身边时就是协助黄得功处理后勤的军官之一,对于点算粮草这事一直是有种天然的兴奋感,平时别的亲兵都是喜欢娘们美酒相伴而眠,赵敦诚却是看到粮仓满满就能睡的香甜无比,用他的话说就是手里有粮,心里安稳,天塌下来也不怕。
对于这次缴获出来的存粮赵敦诚笑得合不拢嘴,他继续介绍道:“银子成锭的有一千一百四十三两,大小首饰七十五件,估摸着也在八百两银子左右,大小金锭三百一十二两,估算成银两千五百两左右,大小金首饰二十三件,估算成银五百两上下,铜钱三麻袋,还没有轻点。”
最后的铜钱三麻袋着实吓了杨衍一跳,虽然这时候的铜钱已经不那么值钱了,但是这么多铜钱换算成银子也是能值个百八十两的。
同时大量的金子兑换成银也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仅是这些缴获就已经足够火器营接近一年的花销,这还没算上那些一个比一个硬通货的粮食和盐,这些有时候都是花钱买不到的东西,不可轻易评断。
陡然而富的杨衍对于这位江上蛟的财富之巨极为震惊,他虽然知道这些水贼站着长江航道就是拔羊毛也穷不了,但是没想到这么能拔,拢拢共共加起来小五千两,已经可以养一只军队了。
而江上蛟的富裕也让杨衍惦记起了同样名声在外的那位铜陵盖江龙。
既然这货敢自称为龙,那想必怎么也比这个蛟好点,估摸着要有小一万两的家底才行吧?
内心盘算好接下来到哪发财以后,杨衍便开始划分财富,毕竟这些东西不是自己一个人打下来的,总要给别人点吃头。
其中黄帅先前说过缴获损失都归自己,但是自己也不能真的就这样信了,一百两金子的供奉是少不掉的。
同时翁之琪能够爽快借给自己水师助阵,这份恩情也要花钱维护着,虽然翁老哥没多久也要投水自杀了,但是他手下的士兵们总会念点自己的恩情,到时候便可撬下墙角,拉走些船也不是没可能。
至于自己的部下,每人一两银子的奖励也是少不掉的,毕竟不能指望他们光靠每日三餐就给自己拼命不是。
将这些和赵敦诚说后,这个善于理财的汉子脸上抽搐了下,有些心疼这些还没捂热的银子,他咋舌道:“翁部的银钱要不要少给点。”
虽然翁部水师很讲义气,但是毕竟不是自己人,总要在乎点内外之别。
对此杨衍坚定的摇了摇头,同时又给翁部增加了几百袋粮食,这些不比给银子恩情小。
赵敦诚还想劝说,但是杨衍笑着解释道:“这长江水又岂止是江上蛟一家,翁部水师与我等意义重大,不可不行拉拢。”
对此赵敦诚没有反驳的理由,事实如同千总所说,不可不行拉拢。
安排好这些之后,杨衍既命令部下出发东进,此时已经五月十二日,往太平府的时间再也不能耽搁,否则就要错过弘光皇帝最落魄的时刻了。
但是江上蛟的地盘也不能轻易切了,杨衍留下了赵敦诚的第四哨和最能打的陈忠道所在哨驻扎于此,再加上一半的大炮,并且继续追捕死不见尸的那位江上蛟,自己以后的财路还缺不了这个人。
而杨衍自己则是亲自率剩下所部从陆路北上,直击太平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