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此别太平何时归  1645我来自未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杨衍的命令下去后不久,刘蛮子和江贺便整顿好自己的哨,列完队后既将盔甲盔武器统一的放在马车之上,所有士卒一律轻装前行。
  两哨加起来不过一百多人,在上万的明军大营之中并算不上如何起眼,而且打着的还是黄得功的旗帜,自然是畅通无阻,很顺利的就出了明军大营,直往芜湖奔去。
  两哨走后不久,中军大营便传来消息,号全师于明日巳时起营,往芜湖明军大营去。
  几万人的拔营远不是像江贺等人那么轻易的说走就走,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炸营、溃散等事故,必须提前颁布让大军做好准备,而留有一天的时间准备,到还算弘光皇帝身边的大臣们有那么点军事知识,知道行军打仗不是过家家画地图,拿着毛笔画条h直线几十万大军就能不需要准备直接扑上去而且如履平地。
  能做到这点已经很不错,至少土木堡和萨尔浒之战时那些负责只会战争的大佬们根本不知道行军是要喝水吃饭的。
  军令一下,各方躁动,但是都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案子庆幸皇帝陛下还只是下令让大家去芜湖和黄得功主力会和,而不是直捣黄龙去跟满清鞑子作战,如今各方大军都是奔袭而至缺兵少粮,若是不曾修补就去攻打南京必是惨败,这点所有人都心底清楚,但又绝不敢明说的。
  大明煌煌三百年正统,如今虽然已经日薄西山国力衰退,但是对普通人乃至于这些军头们仍是威压犹在,让他们不敢背离大明,不敢轻视皇权!
  这些都是明太祖到明成祖乃至于万历朝积攒下来的政治遗产,是皇帝引领群臣的天然资本。
  虽然这一切在崇祯朝就已经丧失殆尽,可是只要明朝帝统不绝,那么便总会有人追随他,听命于他!
  、
  这,便是正统的威力。
  太平府外淅淅沥沥的飘起了大雨,让夏日酷暑退却三分,平添清凉,让所有人都为之吐出了一口闷气。
  冰凉的雨水滴答在杨衍的脸上,伸手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张开了自己的嘴巴,仰头喝着这场来自于十七世纪的甘霖。
  “是寡而无味的水,并不清甜,也没有味道,就像是再喝没有消毒水味道的自来水一样,让人不喜。”
  杨衍自顾自的说完了这一串没人听得懂的话,他突然想起来一个自己这些天几乎已经遗忘的历史事件-五月十五,南京守备大臣赵之龙,保国公朱国弼,魏国公徐允爵(祖宗徐达),灵璧侯汤国祚(祖宗汤和)等人献城而降。
  而今天,弘光皇帝已经到达两日,方国安大军也已经到了,一切,似乎都已经不远了。
  南明第一朝廷的死亡日期,已经近在咫尺。
  百里之外的南京城下,穿着一身宽松丝绸袍子的多铎正低头翻阅着昨日南京朝廷送来的降表,虽然他已经看过多次,但是此时脸上的笑容仍是挥之不去,一双细长的眼睛更是眯在了一起,就像是一只偷的葡萄的老狐狸一般。
  正值壮年的多铎用满语问身边的随从:“帐篷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是上天在悲切么?”
  “主子,汉人有句话叫久旱逢甘霖,如今我大兵飞至,天起大雨,正意味着我们是江南百姓久厚的甘霖啊。”
  多铎不觉皱眉,反问道:“甘霖?那是什么玩意?”
  那奴才翻译是用的仍是汉语,并没有翻译成满文,这导致多铎并未听懂这个马屁。
  那奴才愣了下,随即快速答道:“就是大旱之后的大雨,对百姓和庄稼都有好处。”
  “大旱之后的大雨?”
  多铎重复了这句话,伸手刮擦了下自己的胡子,点头笑道:“没错,我们就是中原百姓久经大旱之后所迎来的甘霖,我们是他们的救星,哈哈。”
  一旁的奴才轻呼了一口气,庆幸主子没揪着问自己,转过身去继续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候差遣。
  多铎翻来覆去将那份降表看了好一会后才收入囊中,张了张嘴,自顾自道:“还是等南人们献城之后在传给皇帝陛下吧,那些南蛮子不可信,总会使诈。”
  将降表交给一旁贴身护卫,多铎让人打着伞带自己去军营制高点眺望了一会灯火通明的南京城,此时城上已经没有了巡夜的兵丁,整座城池已经彻底的不设防,取他,就好似囊中取物一般,轻而易举。
  多铎长叹了一口气,面前的南京城看起来似乎比北京城还要繁华,还要大气,可是为什么这群南蛮子就会这么轻易的把他交出来呢?
  想想北京城未放一枪便开城投降,那可道是李闯出逃的缘故,而面前这个城高墙深的南京城,却不应该如此啊。
  多铎这个时候甚至开始幻想如果是自己在南京城里组织防御又会如何,虽然八旗军根本没打过守城战,但是也看过不少,有样学样,多铎觉得,就算是自己在城上让人放炮,射箭,扔石头,灌金汤,怎么也能够撑上十天半个月的吧?
  而这段时间只要有一只明军前来解围,那么攻城一方必定会阵脚散乱,而这时候自己只要亲率大军出城会和,那么攻守局势瞬间转变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无聊,面前的那群南蛮子连放炮也不肯,自己大军一来就投降了,丁点反抗也没有让自己手下的白甲兵们急得手痒痒,若不是之前在扬州那地方磨了下刀,只怕自己的南征军回朝时从头到尾连刀鞘都要锈死在了一起,那肯定会被人笑话的,自己可不愿意成为八旗爷们间的笑话,更不愿意让哥哥们瞧不起咯。
  这刀,还要找地方继续磨啊。
  天降大雨让一向歌舞升平的南京城内突然多起来鬼哭狼嚎,如今朝廷气运已经溃散,南京城内几千年来挤压的野鬼大妖们也失去了束缚,争相在这无主之地肆意妄为,发泄千百年来的怨气。
  曾经帝国气运冲霄直上九重天的南京城,在这一夜,黯淡无光。
  集庆门大街内宅靠近夫子庙处,兵部右给事中听着轿外的野鬼哭号心烦意乱,等到轿子停下后,奴婢的声音从窗外轻声传来:“已到钱尚书府。”
  钱尚书府,宗伯钱谦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